【读音】:shíbùyànjīng,kuàibùyànxì
【释义】: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出自】:《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1.孔府的膳食,受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影响,十分考究。
2.顺德人的确“食不厌精”,善于把普普通通的家常材料,精工细作,炮制成妙不可言的美味佳肴,颇谙美食之道的真谛。
3.考虑到龙虾(可能存在的)道德状态以及(极其可能承受的)身体痛苦,那些鼓吹在进餐之外,享用风味各种肉类菜肴(美食的基础并非教育人们如何果腹,而是追求食不厌精的享受)的美食家们,又抱有何种伦理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