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ǔhuòrénxīn
【释义】: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出自】:《元史·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近义词】:蜚短流长、造谣惑众、
例句
1.这都不是值得信赖的蛊惑人心的东西。
2.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
3.我们从未想过要拿此事件来蛊惑人心.
4.我们让一个女巫来蛊惑人心。
5.他呼吁彻底改掉往昔的“恶习”:蛊惑人心,集权,“与生俱来的自大”。
6.就像新法规刚出台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所有的细节都是蛊惑人心的。
7.朱先生是党的喉舌,反对被流放在外的西藏(消音)达赖喇嘛,说他是“分裂主义分子”,是“邪恶”、“蛊惑人心”的。
8.实际上,这套理论不过是蛊惑人心的说辞,更具讽刺的是,纸上写着为了打碎政治体系中既得利益者给人民戴上的枷锁,现实中却用来奴役整个民族。
9.这种做法似乎既表现出了对国家干预的怀疑主义同时又对社会福利非常感兴趣.;它表明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可以通过蛊惑人心而不是强制手段达到.
10.科学家需要给动物权利倡导者做出强有力的反击,因为这些人的言论蛊惑人心,因而也威胁到了健康医疗知识方面的进步。
11.没有责任感的领导,仅仅是个蛊惑人心的政客,他会告诉民众:假如他当选,他将解决所有的问题。
12.为支持自己的观点,他刊载谎言,伪造文献,编选暴力故事,写煽动性的社论,出版蛊惑人心的卡通和照片。
13.可是这几天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白俄罗斯这位蛊惑人心的独裁者总统,却对此无法忍受。
14.但是,欧洲领导人们的蛊惑人心与他们那些东边同仁们的疏忽放任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15.但其事迹现在可能容易受到蛊惑人心,或出于政治动机的一些检察机关寻求评分政治点。
16.1987年,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名博克几分钟后,肯尼迪就发表演说对攻击此事,攻击之猛烈,就连最友好的评论员也称此次演说为蛊惑人心。
17.静谧中蕴含着浓浓的激情,东南亚风情总是散发着蛊惑人心的欲望气息,香艳得让人想入非非。
18.他们宣称对财政赤字深为关切但是在过去两年里,作为竞选战略的核心,他们对任何实际上解决长期赤字的努力都给予热潮冷风,蛊惑人心地进行攻击。
19.这种为了掠夺更多收入而采取的蛊惑人心的手段只会危害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大销售的能力,使那些为支持国外分公司而在国内产生的工作陷入危险之中。
20.这种政策能够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也许是“威胁主权”也许是“增强国力”自由亦或专制、民主亦或蛊惑人心。